文章来源:Hi威海客户端 | 时间:2025-08-14 15:35 | 点击次数: |
编者按:“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工商联倡导的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品牌。近年来,威海市工商联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广泛调动各区市工商联、商会及会员企业等积极参与,聚力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走深走实。通过引导社会资源与乡村的有效对接,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近日,山东省工商联发布《关于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的通报》,我市6个项目入选。市工商联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我市民营企业多路径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生动实践。
近日,走进高区初村镇千亩地瓜标准化种植基地,工人们栽种麦茬红薯的繁忙场景映入眼帘。
“小麦收割完我就来这干活了。”高区初村镇居民林女士笑着说,“栽插的活儿不重,还能赚钱,挺好的。”
初村镇千亩地瓜标准化种植基地是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特色农业项目。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公司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打造全链条的红薯种植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先后获得山东省“新六产”示范主体、省首批农科驿站、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产业帮扶,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威海作为传统地瓜耕种区,丘陵沙壤地为地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谭福华看准这一优势,带领团队大胆投资,在初村镇打造千亩地瓜标准化种植基地。
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是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成立后,以每亩高出市场价100余元的价格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通过持续流转村集体土地,让村里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收益,更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谭福华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创新模式,联合周边建立3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成1100亩的地瓜标准化种植区。多年来,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向附近农村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尤其是在每年12月至次年开春3月的地瓜加工期,近百名村民忙碌其中,户均增收2万元,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就业帮扶,促进村民稳定增收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延伸补齐产业链条,持续推动就业帮扶融入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精加工车间,开发出冰薯、蓝莓地瓜果蔬汁、地瓜茎叶轻汁粉等创新产品,主营两大类七个品种的地瓜系列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成功将种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吸纳了更多农村劳动力加入到产品精深加工中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谭福华深知技术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为此,他经常组织培训,甚至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累计培训农业技术员1000多人次,帮助村民掌握新品种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的增收能力。在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周边47个贫困户成功脱贫,农户累计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40余万元。
“我是威海乡村振兴优秀首席专家,还获得‘齐鲁乡村之星’称号,带动大家增收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要通过技术培训、订单农业等有效途径,让地瓜真正长成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谭福华的话语质朴而坚定。
科技兴农,助推数字化转型
农业大发展,科技要先行。多年来,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探索数字化农业,位于初村镇长夼店子村东边的13座数字化育苗大棚的完工,彻底革新了传统育苗模式。这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基地,未来年产种苗三千万株,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助力。
通过数字化设备,能够依据种植需求,灵活调控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培育出更“聪明”、更“听话”的种苗,满足种植户对产量、甜度、果实大小等多样化需求。从育苗到采收全程机械化,不仅降低种植成本60%以上,还极大减轻劳动强度,让农户轻松增收。
凭借数字化改革,企业不仅实现自身生产力与竞争力的飞跃,还积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小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与设备升级服务,推动区域产业高效发展。
“科技兴农,是我们给百姓的承诺。”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为首批山东省省级农科驿站和威海市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诺言,在农业数字化道路上笃定前行,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书写着村民稳定增收的美好篇章。